王文裕等两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2019年我市农村改厕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9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小厕所、大民生”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一是落实了责任。市级重点做好动员部署、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指导,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牵头抓总, 统筹改厕。卫健部门负责改厕技术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厕所污水处理。县级负责做好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资金筹措和运行管护等工作,对改厕质量负责。乡、村两级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开展了培训。市、县、乡开展改厕技术培训和摸底调查培训,共培训206期9900人次;三、摸清了底数。按‘一宅一厕’原则, 通过现场入户调查,全面掌握农村厕所底数(具体地址、类型)和粪污处理现状,并全部录入到湖南省厕所革命信息管理系统中,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农村户厕981451户,其中卫生厕所有917556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四是编制了方案,根据省里确定的目标任务及相关部署要求,市、县两级合理制定本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方案,分解任务,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五是完成了任务。2019年省里下达我市144281户改厕任务,实际完成149577户,并通过统计部门的民生实事项目评估认定。全市有355个行政村整村推进开展改厕示范建设。
二、改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改厕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头戏”,是制约农民生活品质改善的大难题,办好十分不容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宣传发动不充分。2018年12月底中央8部委联合下发改厕文件,部署“厕所革命”。2019年初,按照省里要求,市里相关部门联合下发《2019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改厕专题会议。但由于起初工作重点不突出,没有改厕标准,也没有引起县、乡两级党政一把手的高度重视。部分基层干部一直持观望态度,工作敷衍应付,导致调查摸底数据不够真实,施工不规范,群众改厕积极性不高,增加了工作难度,影响改厕进度和质量。
2.改厕意愿不够强。有的认为改厕后的肥效不如旱厕;有的已经习惯旱厕,不习惯水冲式厕所;有的农户房屋密度大,没有地方安装化粪池;有的农户老化粪池地面已经硬化,不想破坏地面进行改厕;部分农户长期不在家,无法推动改厕。
3.部门联动不够多。农业农村、卫健委、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没有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各部门在项目落地时没有相互沟通配合,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没有统筹推进。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只解决厕所黑水问题,没有解决生活灰水的问题。
4.技术培训不到位。农村改厕以前一直由卫生部门牵头负责实施,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2019年农业农村部门首次承担农村改厕工作,缺少技术力量。培训工作滞后,部分先行改厕的村还是沿用以前不成熟的技术,效果不明显。后来市县相继组织培训,但培训面有限,没有覆盖到村组干部和施工技术员。导致改厕中有的选址不科学,安装的三格化粪池离厕所太远,进粪管容易堵塞;有的三格池深埋,安装过低,遇雨水会倒灌入池;有的安装过高,大部分裸露在外,日晒夜露,影响使用寿命;有的三格池中间隔板或过粪管接口不密封,三池连通,甚至没有安装过粪管,达不到无害化效果。
5.厕具质量不过关。自改厕启动后,许多厕具生产厂家应时而生,进入市场销售的厕具材质和品型繁多,采购的渠道也各不相同。有的没有配密封圈或密封圈无法保证密封;有的材质差、池壁薄、硬度不够;有的出粪、出渣口过小;有的盖板材质松软不安全,达不到安全保障要求等等。选择采用砖砌或水泥预制三格化粪池,也存在没有用水泥混凝土浇铸底板或池壁、池底厚度不够,密封性差,达不到防渗漏的效果等等。
6.改建新厕不拆旧。大多数农户都有两个厕所,主屋为水冲式卫生厕所,偏杂屋还有一个旱厕。主屋厕所改造安装三格化粪池后,部分农户的旱厕仍然在使用,没有及时拆除,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农户,拆除工作难度更大。
三、2020年改厕工作重点
2020年改厕工作将以质量监管为重点,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分类推进、注重实效,高质量完成今年省里下达的农村改厕任务。1、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统筹推进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洗浴污水)同步治理,未经处理或处理后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的粪污不得还田。农户新建房屋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生活污水、雨水分类处置。2、加强质量监管,重点加强改厕户信息、厕具质量、施工过程、检查验收等监督。3、坚持建管并重,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指导乡镇、村初步建立厕所管护运行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4、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谁实施、谁排查、谁负责”原则,重点对2018年以来实施的改厕开展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彻底整改到位。
四、关于“规划先行,避免盲目上马”的建议回复
现在农村改厕模式并没有真正统筹推进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同步治理,没有实现厕所粪污、生活污水、雨水分开收集处理。在农村改厕作规划设计时,我们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考虑农户已有基础设施,结合老百姓的意愿,实事求是进行改厕,不搞强迫命令,愿改就改,不愿改就不改。引导农村户用厕所从室外改到室内、旱厕改成水冲式、非标改为达标,实现改厕一户、满意一户。
二是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靠近城镇的村庄,将厕所粪污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对条件较好且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在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基础上,再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不具备建集中处理设施的地方,在三格式化粪池基础上,再建一个小型人工湿地;对条件一般的村庄,重点建好三格式化粪池,同时要预留排水管道。
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农村公厕建设以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中小学校、集贸市场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科学选址,充分利用现有老旧公厕进行改造,并与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异地搬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并一体化推进。
四是群众新建房屋时严格按照改厕标准抓好建设,在审批农房建设时把“三格式化粪池”设计纳入审批的必要条件。
五、关于“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高标准建设”的建议回复
农村改厕工作有一个明显特点,每户改厕工程量小,成本也不高,约1400元,但从全市来看,涉及范围广,工程量加起来就很大了,资金也不是小数字。按照项目整合、财政投入、群众筹资筹劳等方式筹集改厕资金,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中央、省先期改厕奖补资金按任务基数500元每户切块拨付到各县市区,由县级统筹使用;各县市区统筹整合农业农村、卫健委、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农村改厕项目资金。2019年各县市区财政配套改厕资金1.4亿多元。其中,岳阳楼区筹集370万元,经开区筹集400万元,南湖新区筹集229万元,临湘市筹集3900万元,平江县筹集880万元,华容县筹集1176万元,湘阴县筹集1520万元,岳阳县筹集1780万元,汨罗市筹集1755万元,君山区筹集1100万元,屈原管理区筹集152万元,云溪区筹集745万元;大部分地方农户按100元-300元每户的标准投工投劳。
我市明确下列几种情况不得纳入改厕奖补资金范围:1、将三格式化粪池用作猪粪池使用的;2、一户多建或一栋房子同时建多个三格化粪池的,只能奖补1个化粪池,其他由户主自行承担费用;3、化粪池未接入使用的;4、验收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问题整改后验收仍不达标的;5、农户对改厕效果不满意的;6、农户改厕后旱厕没有拆除的;7、厕改对象不符合改厕政策要求的。
六、关于“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认同感”的建议回复
一是媒体引导。利用电视、网络、微信、村村响、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倡议书、悬挂横幅、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普及改厕知识、卫生防疫知识,引导群众改变陋习。
二是上门宣讲。乡、村干部入户宣讲农村改厕政策,通过召开户主会、群众大会、村组干部会,给群众算好“成本账”,讲清改厕的环保健康意义,算好“受益账”,增强群众卫生意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推动群众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三是示范带动。将发动群众摆在第一位,乡镇党政“一把手”牵头负责,实行“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工作机制,发动干部、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带头改。
四是现场观摩。设立试点村、示范户,组织群众现场参观、亲身体验,学习经验,激发群众参与改厕的热情和内生动力。
五是加大培训。市级层面通过各地视频会议室统一进行业务培训,减少层层传达,避免层层衰减,让培训确实产生效果。
七、关于“统一建设标准,多举措强化监管”的建议回复
一是严把质量关口。各县市区简化厕具产品政府采购程序,认真比较和挑选信誉度好的厂家和质量过硬的产品,或以县为单位统一从厂家直接采购,或县市区组织乡镇统一与厂家进行询价,以乡镇为单位从厂家直接采购,从源头上严把厕具质量关。市场监管部门将玻璃钢化粪池产品列入重点监督抽检的工业产品目录,厕具组装须由厂家负责,按照省里下发《湖南省农村厕所建设技术导则》要求,加强施工、验收等环节监管。
二是全面落实整改。全面落实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发现的有关农村改厕问题的整改要求,今年对已安装的三格化粪池,组织大排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整改,该更换的更换、该重装的重装、该加固的加固,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做好。
三是开展督导考核。农村改厕工作已被纳入中央环保督察,列入省级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的绩效评估。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是空前的。各级各部门在年度绩效考核增加改厕记分权重,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重视程度不够、进度严重滞后、质量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并约谈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
八、关于“提供后续维护,健全管护机制”的建议回复
目前在农村厕所使用维护方面存在的常见间题有:1、生活污水进入三格化粪池后,不利于无害化处理。2、没有定期清掏化粪池,导致管道堵塞或者粪水溢出乱排。3、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够,农民不愿使用第三格池的水来浇菜。
坚持建管并重,创新管护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厕所清洁卫生。在厕所明显位置张贴使用须知,加强厕所清扫,保持清洁卫生。二是建立维修服务体系,明确乡镇与厕具厂家建立易损备件供应服务协议,在质保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厂家免费负责更换;鼓励镇、村将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和设备,将粪渣、粪液清运和垃圾收运、污水处理有效结合,公布服务人员电话,做到厕所脏了有扫、设施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粪污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利用,严禁粪液粪渣随意倾倒,确保改厕“建起来、用起来、管起来”, 让群众用得满意、用得放心。三是提倡资源化利用。农户就地利用浇菜,鼓励现有种植大户回收粪渣和粪液作有机肥使用。
感谢您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22日
承办负责人:左仕庚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邓领民 0730-8687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