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演化发展新模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岳阳地处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地理优越、物产富饶,是传统鱼米之乡、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岳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力推动了农村“外在形象”和“内在实力”的同步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共有20个特色小镇创建镇,至今已经成功创建了7个。现就您所提三点建议回复如下:
建议一:主导产业要有特色。
回复如下:
1.紧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契机。一是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根据《湖南省2019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方案》(湘农办乡村〔2019〕141号)要求,成功申报了华容县、君山区为全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实施县区,截止目前,君山区已审批开工农产品初加工项目52座验收22座,华容县预计建设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共80座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的通知》(农办产〔2019〕9号)精神,临湘市羊楼司镇梅池村成功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二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千亿产业。成立岳阳市农业产业七大优势特色百亿产业领导小组,印发了《岳阳市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打造七大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工作方案》。每年市财政安排龙头企业提质上档(以重点帮扶及专精特新)项目资金2000万元左右,今年预计培育提质上档企业30个。三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2019年新增过1亿元(含)以上企业12家,新增过5亿元(含)企业1家(湖南金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增过10亿元(含)企业1家(华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过20亿元(含)企业1家(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家企业成功进入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截止目前,我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5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62家,市级218家。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旅功能融合发展。在综合考虑休闲旅游资源的性质、空间分布和吸引力等因素,编制了《岳阳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持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到2019年底,我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45家,其中休闲农业村77个,合作组织152个,休闲农庄320家,规模以上农庄达到168家,农家乐1264家;休闲农业投资总额接近13亿元,新增投资1.8亿元,接受社会融资4500万元,经营收入近28亿元,同比增10%。近年来,各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积极成效。以星级评定、示范创建促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全市星级农庄共92家,其中国家星级休闲农庄18家。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农庄15个,休闲农业示范集聚村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成功推介1条湘赣边区农业休闲精品旅游线路,全市休闲农业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正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壮大而蓬勃发展。
3.摒弃传统农业,创新引领推广科技示范。我市出台了《岳阳市星创天地管理办法(试行)》,启动市省市县三级星创天地培育,今年7月,经推荐、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党组会审定、公示和备案等程序新认定省级星创天地7家。我市省级以上星创天地总数达到16家,其中“平江欢乐谷星创天地”等5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019年,安排农业科技项目经费388万元,占科技创新项目投入比重超过30%,其中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和科技扶贫专项资金97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集成了适应于岳阳地区的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芦笋营养钵壮苗培育技术、芦笋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芦笋设施避雨高效栽培技术、芥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稻虾高产优质综合种养技术等关键技术6项,开展对口、定点技术服务对接基地(种养大户、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20余个。我市1084个益农信息社,12月底将全部建设完毕,专业站、标准站、简易站全部按照省通知要求进行比例建设,其中湖南省唯一村级示范社湘阴县燎原村益农信息社建设已完成,目前全市益农信息社信息员培训已全部完成。
建议二:人居环境更有靓点
回复如下:
1.村民建房规范化。市委、市政府立足岳阳实际,把农村“空心房”整治和农村规范建房作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坚持“拆、建、管”并重,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空心房整治、洞庭湖综合治理、长江经济带建设、集约节约农村用地等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体谋划、一并推进、一步创新、一线贯穿”的“岳阳模式”,集中规范建房点累计建成103个,正在建设128个,集中建房户累计已达11382户。在2019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上,湖南省委提出全省借鉴岳阳经验做法,外学浙江,内学岳阳。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组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张涛一行对我市人居环境整治、规范村民建房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就是新农村的样子”。
2.基础设施便捷化。一是农村道路美化亮化。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创建,全方位推进“四好农村路”活动的开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爱武市长专题研究“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格局。我市创造性地提出了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政府对“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给予专项财政奖励,对获得省级示范县的奖励200万元,对获得市级示范县的奖励100万元。临湘市获评2017年全省、2018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平江县获评2018年全省、2019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已创建8个市级“四好农村路” 示范县,汨罗市作为2019年全省首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实现了154个建制村客运通达率100%。2019年,市政府“以奖代投”投入了近1亿元,用于集中连片农村公路综合提质改造(白改黑)项目建设,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综合提质改造1623公里,形成区域农村公路循环圈,全市50多万农民群众走上了平坦、洁净、安全、舒适的沥青路,全市累计已创建“文明示范路”4000多公里。2020年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有效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路长制”制度,全力支持汨罗市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积极支持汨罗市、岳阳县、平江县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文明示范路”的创建,助推“特色小镇”建设驶上“快车道”。二是农村污水治理。全市104个乡镇,其中10个乡镇接入城区污水处理厂,2018年底前已建成23个,剩余70个乡镇纳入2019-2020年建设任务。省住建厅下达2019年开工建设任务34个,我市为加快推进乡镇污水设施建设,计划2019年全面开工,2020年建成。目前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将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今年我市将以控污治污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确保全市污水治理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1)加快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优先解决乡镇集镇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年内全面完成乡镇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2)推广“厕所革命管散户、生态湿地管屋场、集中处理管城镇”模式,严控污水乱排乱放,完成100个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90个农村饮用水源达标整治。(3)抓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开展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今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4)巩固扩大河(湖)长制成果,打好“碧水”攻坚战,常态化清理整治河湖沿岸及河道水面漂浮垃圾。三是农村垃圾治理。目前全市104个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173座,确保了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座垃圾中转站,实现了垃圾转运全覆盖。全面排查整治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202个,对这些已整治完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一是建立了专门的台帐记载备查,二是定期检查,防止整治后又出现新的堆放垃圾现象,三是尽力处理好整治后渗滤液的问题,四是及时做好整治后的复绿、复垦工作。今年我市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源头减量为重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提效升级。(1)配齐设施。确保乡镇垃圾中转设施正常运转,进一步提升村组垃圾收集、转运和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处理能力。(2)综合整治。在全面排查整治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的基础上,禁止建设露天垃圾池,严禁露天焚烧垃圾;有条件的地区尽量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法及时清运的也要封闭管理,定期消毒。6月底前拆除所有公路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地和岳阳楼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新区的露天垃圾池。(3)就地分类、源头减量。拟出台《岳阳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意见》,率先在汨罗市和平江县加义镇、岳阳县新开镇、华容县三封寺镇、湘阴县金龙镇、临湘市江南镇、岳阳楼区郭镇乡、云溪区云溪街道、君山区钱粮湖镇(以下称“一市八镇”)和5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引导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四是保洁员机制。一是建立乡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农村清扫保洁台帐;二是按每500人配1名保洁员,全市目前共有乡村两级保洁员17346人;三是安排了专项经费保障保洁队伍的稳定性,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卫生保洁经费2.5亿元;四是建立一整套的日常保洁机制(经费保障、队伍管理、考评考核)1595个行政村全面建立了卫生保洁理事会,全部开展门前三包责任制;五是建立了相应的运输设备,确保乡村垃圾收得了、运得走、处理得好。今年我市将进一步落实常态保洁机制。加强保洁管护,按标准配备保洁员(优先贫困劳动力),明确职责,负责清扫清运。加强“门前三包”、保洁经费收缴、项目建设和维护、改厕后期管护等,建立健全常态保洁和管护机制。
3.“空心房”整治常态化。截止2019年12月底,全市拆除“空心房”26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2.9万,复垦立项9.7万亩,恢复或新增绿地、湿地2.6万亩。全市交易指标(增减挂钩、旱改水、耕地占补平衡)金额近45.1亿元。通过“空心房”整治,促进了土地集约综合利用、促进了人居环境整体改善、促进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农村建设需求扩大、促进了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市委市政府将农村“空心房”整治、特色小镇作为落实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农村“空心房”整治,解决农村外在形象“美不美”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解决农村内在实力“强不强”的问题。2020年,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以村庄规划为引领,全力抓好腾退土地的综合利用,加大增减挂钩力度,建立“空心房”整治常态化机制,这些举措将会积极助推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发展。
建议三:基层基础更有活力。
回复如下:
1.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制度化水平,健全完善 “五位一体”(村党组织、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治理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通知》大力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党建+协会”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构建党群互联、党群共建的治理机制,涌现出汨罗市汨罗镇武夷山村、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等一批基层治理示范村。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等中心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在深化农村“空心房”整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攻坚队、志愿服务队,发动党员联户包片,推选党员示范户,把党员表现纳入量化积分管理、民主评议重要内容,激励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出力、共建共享的机制,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长效。
2.村企共建,壮大盘活集体经济力量。一是清产核资的验收。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验收的函》(中农函〔2019〕14号)和《湖南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验收方案》(湘农发〔2018〕131号)要求,我市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市级验收,11个县市区和非行政区划单位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成果全部通过,并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向省递交了《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情况的函》(岳政函〔2019〕63号)。以2017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全市清查农村集体账面资产总额65.82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2.94亿元,非经营性资产52.88亿元;清理账面负债总额25.51亿元,清理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40.31亿元。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1641.27万亩,其中农用地1498.15万亩,建设用地130.58万亩,未利用地12.54万亩。二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各县市区出台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完成成员身份认定1507个村、1个组,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单位数占成员身份确认任务单位总数(1553个村,1个组)的96.97%。三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登记赋码颁证。各村(居)结合实际和群众意愿,对集体资产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并完成登记赋码1460个村和1个组,完成率93.95%,超额完成省定75%的目标任务。其中临湘市作为中央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市153个村和1个组已全部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下发了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开户工作,股份量化到了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近11万本股权证发放到户,该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3.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有活力的文明新风。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治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支部发倡议、党员作承诺活动,全市1.4万个党支部发出文明倡议,31万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引领广大群众自觉破除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坚决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涉黑涉恶等不良行为,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让健康、文明、高尚的和谐之风占据基层阵地。
感谢你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18日
承办负责人:左仕庚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周华玲 0730-8687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