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
 
岳阳市农业委员会对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编稿时间:2015-11-30 09:13    来源: 办公室    字体:
 

李志文等五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岳阳市是蔬菜产业大市,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69万多亩,蔬菜总产量410万吨,蔬菜生产总值51亿多元,加上蔬菜外销及加工增值,蔬菜产业总值已突破110亿元。岳阳蔬菜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名气。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确保城镇居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蔬菜产业十分重视,农业及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凸显了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一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提升蔬菜产业地位。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多次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汇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争取了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提升了我市蔬菜产业的地位。2014年5月份,时任市委书记卿渐伟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赴湘阴调研樟树港辣椒,作出了“保护好樟树港辣椒产业”的重要批示;2014年1月和6月市委李志坚副书记与市政府熊炜副市长2次到君山区西城办事处、钱粮湖新泰和农业集团及华容县调研蔬菜产业,两位领导多次提出“要建设好城镇专业蔬菜基地,确保城区蔬菜供应。要把新泰和设施蔬菜基地打造成我市现代农业的‘模版、孵化器’”。2014年的6月-7月,市政协赖社光主席带领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到君山、华容、湘阴连续开展了为期20多天的蔬菜产业调研,并提出了“建设君山、华容50万亩绿色蔬菜产业基地”的基本构想。经过省市相关行业领导及专家反复论证,已正式确定为我市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以及国务院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储备项目。今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市政府年底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的5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市食品产业帮扶领导小组又重点对蔬菜加工情况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并对湘阴藠头产业的兴衰进行了专题调研。

二是积极做好产业规划,做实“50万亩”项目。根据市级领导调研后的指示,今年我们将对我市十三·五蔬菜产业全面规划。突出建设好“君山、华容50万亩绿色蔬菜产业基地”,重点抓好5大建设项目的落实。1、生产基地建设:投资2亿元,改造田间道路26万米,建设排灌沟渠150万米。其中:君山区改造田间道路10万米,建设排灌沟渠50万米;华容县改造田间道路16万米,建设排灌沟渠100万米。2、批发市场建设:投资52亿元,新建岳阳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产业园(以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2100亩);在君山柳林洲镇、华容护城乡各占地200亩,投资5000万元,建设两大产地批发市场;结合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君山、华容两大冷链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两个千吨以上的蔬菜低温库)。3、栽培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建设栽培设施22万亩。其中:君山区建设蔬菜栽培设施10万亩(大中棚2万亩,小拱棚5万亩,喷滴灌3万亩)。重点建设钱粮湖镇泰和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广兴洲镇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西城办事处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新农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华容县建设蔬菜栽培设施12万亩(大中棚1.5万亩,小拱棚6.5万亩,喷滴灌4万亩)。重点建设治河渡镇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护城乡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操军乡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团洲乡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万庾乡万亩设施蔬菜基地。4、育苗中心建设:投资1亿元,建设君山宏宇、广兴洲、钱粮湖、华容治河渡、护城、操军6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6亿株以上,集约化育苗比例达到60%以上。5、壮大龙头企业:投资10亿元,有重点的扶持一批规模企业。君山重点帮扶国泰集团、李记集团,力争鲜菜加工量各达10万吨以上,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新增1-2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华容重点帮扶插旗菜业、田丰菜业、海霸菜业、开口爽菜业、再军食品5家企业,力争插旗菜业鲜菜加工量达到15万吨以上,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增加2个以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其余4家企业力争鲜菜加工量每家达到8万吨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开发一个有影响力的新品牌。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岳阳市蔬菜年播种面积达到180万亩,总产量500万吨,产值60亿元,加工增加值40亿元,流通增加值30亿元,蔬菜产业总值达到130亿元。

三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蔬菜产业支持政策,逐年加大了财政对蔬菜产业的投入力度。市本级安排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的50万增加到现在的每年5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支持蔬菜基地建设,从2010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60多万元。整合其它涉农项目资金支持蔬菜基地建设从2011年的不到3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8000多万元。

四是积极做好监管工作,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抓蔬菜质量安全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建设民本岳阳的要求,农业部门更是将其确定为长期的工作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各县市区均建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对蔬菜质量安全定期检查。大部分乡镇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主要的规模蔬菜基地都建立了农残快速检测室,严格实行了基地准出制度。积极推行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2014年全市所有规模蔬菜基地全面推广使用了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黄板诱蚜、植物免疫蛋白等物理的、生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近5年来,我市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均在98%以上。

五是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力推蔬菜产业发展。1、在今年的6月上旬我们市农业委和组织部共同组织了近50人的以蔬菜产业为主的经纪人赴浙江大学学习,市政协赖主席亲自参加了这一活动。通过学习,蔬菜产业经纪人拓宽了视野,纠正了对产业发展政策的认识偏差,提振了产业发展的信心。2、从2014年开始,我们积极主动与山东、内蒙、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区20多个做蔬菜贸易的老板联系,力推岳阳蔬菜走向全国,销往海外。目前已发生订单面积5万多亩,订单量达20多万吨。3、针对今年十分不利的异常气候,市农业委下发蔬菜生产技术资料3期,短信、微信技术信息200多条,及时指导农民注意灾害天气,保护蔬菜生产以及如何做好灾后自救恢复生产等。特别是在今年的几次大的暴雨灾害后,农业部门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都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抗灾救灾。

尽管市委市政府对蔬菜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与支持,但由于多因素的影响,阻碍我市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是外销市场拓展不宽。2014年我市蔬菜境外销售比例不到0.01%。经常性的有菜无市,增产不增收,菜贱伤农时有发生。君山、华容表现最为突出。

二是冷贮设施严重缺乏。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一座有规模的蔬菜预冷库或专门的蔬菜冷贮库,这是严重制约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和卡口。

三是流通体系发育不全。君山、华容是我市的主要蔬菜产区,却没有一家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多以路边为主,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管理人员,电子商务更是空白。

四是市场供求信息不灵。由于缺乏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只能“跟风”种植,经常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过剩,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五是行政管理机构不全。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其比重已占到整个种植业的35%左右,更何况还是重要的菜篮子工程。这样一个重要产业却没有一个完善的行政管理机构。蔬菜办在历次的机构改革中逐步被弱化,本一轮的机构改革还将有被彻底撤除的可能。

但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有各级各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我市蔬菜产业在十三.五期内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感谢你们对我市蔬菜工作和蔬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请领衔委员将办理结果转告附议者,以便附议者了解情况。

2015年6月18日

承办负责人:左仕庚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谭建军   0730-863115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