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岳阳市委:
你们提出的《厚植发展优势建设现代种业强市》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和中央1号文件,以“保障用种安全,建设种业强市”为目标,在省农委、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引领农作物种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发展,推动我市种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和种业强市建设步伐,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组织实施农作物品种跟踪评价和新品种展示示范
2013年以来,按照《湖南省农作物品种跟踪评价和新品种展示示范方案》“省有展示中心、市有展示基地、县有展示园”的要求,全市市县两级农业委(局)认真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和品种跟踪评价工作,以水稻、玉米为主,油菜、大宗蔬菜为辅广泛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因地制宜筛选主导品种,宣传推介良种良法,真正使好种子精准落实到田,好服务精细落实到位,好效益精量落实到家。将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打造成农民选用良种的看台、企业展示品种的展台、管理部门推介品种的平台,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应用。采取定点调查、走访调查、专家调查等方式,组织对当地大宗农作物品种开展安全跟踪评价,加强风险评估。对存在不可克服严重缺陷的、种性严重退化或失去生产利用价值的品种及时向种子企业反馈,并报省、市农委种子管理处(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市共落实展示示范点数42个、面积2050亩、品种数840个次,确定主推品种100个次,按照《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6年中央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落实农作物品种安全跟踪评价与展示示范经费每年350万元。
二、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2013年以来,按照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有关《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岳阳职院、长沙机电学院等培训机构,我市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贴近实际、大力宣传引导、推介典型示范,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共开展现场培训指导13141场次,举办培训班4058期,发放技术资料104.79万份,咨询服务21.97万人次,培训农民41.945万人次,培训投入599万元。 通过科技培训,我市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队伍逐渐壮大,种养大户加速发展。通过培育,促进了农业科技知识进村入户,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主导产业营销手段呈现多样化(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幅提升了职业农民的专业素养,
促进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第二、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产业发展。第三、创新创业意识增强,涌现了一大批农业创业致富典型。第四、促进了“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
三、建立了较完善的种子管理体系
按照《种子法》要求,我市市、县两级都设立了种子管理机构。2015年市本级高度重视,已核销原岳阳市种子管理站,成立岳阳市农委种子管理科,核定行政编制3个,人员全部到位,种子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在监管手段上予以加强,平江县等部分县市也对种子管理机构在编制、人员、种子管理经费等方面予以落实。
四、我市今年正全力推进 “种子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为了解决种子管理部门机构职能弱化、人员队伍不稳、设施条件简陋、监管手段落后和种业监管缺位、越位、错位等突出问题,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下发了《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种子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农办种﹝2017﹞54号)》,以进一步明确种子管理职能、健全管理机构、强化人员队伍、保障工作经费,创建理念先进、职能明确、制度健全、手段先进、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现代种业规范化监管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理顺种子管理职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全面理顺我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的15项种子管理职能。在今年的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中,全市各监管主体根据分工各负其责,成效显著,着力解决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与种子管理相脱节等问题。构建了种子纠纷调解处理机制,维护了规范有序的种子生产经营秩序。
(二)健全种子管理机构
1. 健全种子管理机构。按照依法履职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机构,规范机构运作,坚决纠正以罚代管行为。
2. 明确种子管理专门人员。各县市区至少要明确2名以上种子管理专门人员。对于农业生产大县和国家级制种基地县,要明确相应的种子管理专门人员,确保依法开展种子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和行政监督检查等工作。
3. 完善种子管理必备条件。要设立必要的种子管理办公、检验等场所,配备种子市场监督检查、种子质量抽样检测等必需的设施设备。
(三)保障种子管理经费
要根据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要求,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落实种子市场监管、种子质量检测、品种跟踪评价、救灾种子储备、制种保险保费补贴、种子管理人员津贴等经费。
(四)抓实几项重点工作
1、提升种业信息化水平。着力优化品种布局,创立自主品牌。加强种业信息采集分析,做好与国家和省级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共享,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种业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可查询可追溯。支持利用互联网建立面向农户的品种推广大数据,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品种展示示范新体系,为农民选用良种、企业推广良种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2、完善种子企业扶持机制。推动政策资源向种子企业聚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种业,促进企业横向兼并和纵向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制种产业园,促进优势企业与优势基地结合,扶持企业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现代化制种基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服务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3、完善种子储备管理机制。落实《湖南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办法》要求,调整储备计划下达时间、补贴价格、品种结构、调用程序。市本级正着手建立岳阳市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的相关工作,根据本市农作物种植情况组织储备适当救灾用粮食作物及蔬菜种子,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代储、种类齐全、功能互补、质量可靠、调用方便”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同时,切实加强对救灾备荒储备种子监管,未经农业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用,确保救灾备荒种子储得住、调得出、用得上。
4、完善种子生产保险机制。完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将全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在省财政补贴30%保费的基础上,要求相关县市区尽量提高县级财政保费补贴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协助承保公司做好宣传发动、数据核实、定损理赔等工作,帮助投保户充分理解保险条款,及时投保,确保投保真实、准确。建立承保公司、农业等部门多方公正的查勘定损工作机制,灾害发生后农业部门要积极帮助开展鉴定仲裁
5、打造现代种子生产基地。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要求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制种基地。争取各方面支持,努力将我市分散的、低水平的制种基地向集中连片的优势制种基地转移,提高种子生产抗风险能力。支持制种技术创新,引导开展轻简制种技术联合攻关,探索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实现轻简化、规模化、机械化结合,提高制种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制订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发展制种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种子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但是,由于市农委制定资金扶持等政策的权限有限,省农委部署的全省“种子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内容,涉及到较多相关部门甚至政府职能,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市县两级有关领导小组,协调种业改革工作,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通力合作解决具体问题。
我们相信,有你们多年来对我市种业产业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连续不断的呼吁,有各级各界人士的关注,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我市种业产业发展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感谢你们对我市种子管理工作和种业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4月25日
承办负责人:陈刚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赵青春
0730-8687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