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食物,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群众最为关切的话题。10月16日晚,陈女士在花板桥一流动摊贩处购买了一把上海青,回家食用后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据记者了解到,依有关部门规定,蔬菜上市时,无公害农产品检测部门要负责把住“源头关”,对蔬菜进行质量检测,通过“四道关”严防农药残留进入市民餐桌。 市民来电: 一碗上海青 住进了医院 10月16日晚上,陈女士从花板桥一流动摊贩处买了一把上海青,下班回家后就烧来食用。没想到半夜,陈女士就开始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被家人送往了医院。 陈女士告诉记者,当天晚上,她只吃了一种叫上海青的蔬菜,蔬菜是从花板桥一个流动摊贩处买的,该摊贩自称是齐家岭的农户,蔬菜都是自己家种的,回家后就炒了一碗,没想到会食物中毒。不过万幸的是,由于食用青菜较少,所以陈女士只是轻微中毒。 摊贩自夸:我家蔬菜没打药 昨日上午10时,记者在花板桥的马路菜市场看到,在市场大棚外面的通道两旁摆满了一些销售蔬菜的流动摊,人气很旺,每个菜摊上都挤满了前来购买的消费者。一摊主张师傅正忙着给一些老主顾称菜,生意很是红火,一小三轮车小白菜很快就卖光了。“你的菜不打农药吗?”张师傅告诉记者:“我在齐家岭种了1.5亩地,全部用来种菜,都是种一些应季菜。只有容易招虫子的菜打了一点农药,但不多打,可以放心使用。” 随后,记者在娃娃塘、平安巷等菜市场看到,这里聚集了很多流动摊贩,而大多数商贩都以自家种的菜安全,不含农药残留为噱头吸引了很多前来购买的顾客。 检测部门:摊贩流动强 监管执行难 记者就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等问题采访了岳阳楼区畜牧水产局相关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农贸市场上的放心菜销售区都是经过检测合格的蔬菜,每天都是从批发市场上批量供应,菜的品种丰富。有一些流动摊贩在路边设摊卖菜,这些菜通常都是近郊农民自家种的,菜没有经过检测,很难说农药不超标。由于这些摊贩流动性太强,也不好监管。” 该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从外观上是很难辨别的,消费者要到正规的蔬菜批发、零售市场购买蔬菜,不要购买有刺鼻化学气味的蔬菜,尽量选购检测合格的蔬菜。 流入程序: “四道关”严防果菜农药残留 据了解,岳阳市场上销售的果菜,必须要经过四道检测关,才能走上市民餐桌。 据岳阳楼区农林畜牧水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第一道关是“入市证明”,每一批果菜必须要有产地出具的农药残留检测的合格报告;第二道关是批发市场要对每一批果菜进行抽样检测;第三道关是各大超市要对包括外来和本地产的所有果菜进行速检,并将结果公示;第四道关是行政主管部门不定期对超市、市场上的果蔬进行抽检。 特约记者 李 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