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市农委六举措力争大灾之后不减收
编稿时间:2017-07-12 08:30    来源: 岳阳市农业委员会    字体:
 

7月10日,平江县伍市镇国泰水稻农业合作社社员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及时翻整已经绝收的早稻田,改种晚稻。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救灾种子供应,市农委已对接落实救灾种子16.41万公斤,另有12万公斤救灾种子正在对接之中。其中平江县落实8.93万公斤,已补种水稻1.19万亩。

入汛以来,我市降雨频繁,特别是连续遭遇两次强降雨过程,外涝内渍,农田水冲砂压,许多地方农作物受淹,早稻、玉米遭遇大雨洗花,晚稻秧田被毁,西瓜、冬南瓜等蔬菜受淹死苗,防汛抗灾形势十分严峻。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受灾人口115.6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5.3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8.61亿元。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投身抗洪救灾,组织受灾农民开展生产自救。

据气象部门预测,后段防汛抗灾形势依然严峻,旱涝急转的可能性很大。为此,市农委将继续组织农技人员下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指导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做到早稻损失晚稻补、水稻损失旱粮补、粮食损失经作补、一产损失二产三产补,确保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组织抢收补种。在继续加快排涝排渍的同时,组织抢收受灾且能上市的蔬菜,做好抢收早稻的准备。对成灾甚至绝收的农田,因地制宜,指导农户适时移栽晚稻,补种、改种速生叶类菜,或者改种秋马铃薯、油菜等。

加强田间管理。对受灾不严重的农田,指导受灾农户清除田间淤泥、及时洗苗扶苗,加强肥水管理,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当补施肥料。针对今年早稻收获期将普遍延迟3-4天的现象,提早做好准备,指导农民适当控制晚稻秧苗长势。对晚稻秧苗受损严重的秧田,抓紧时间抢播。

加强病虫害防治。继续加大对灾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组织植保人员深入田间巡查,指导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科学防控,确保灾后不暴发大的农作物病虫灾害。

保障农资供应。积极与农资供应商对接,搞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准备和调剂工作,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

资金项目倾斜。在今明两年的涉农项目安排上,对灾区予以倾斜,帮助其恢复发展生产。特别是针对平江受灾严重的情况,在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涉农项目申报上予以重点支持。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此次洪涝灾害为契机,组织开展调研,认真研究各地汛情、雨情、水情,制定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计划,使农业生产避开汛期,避免农作物被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