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
 
市农业农村局对岳阳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的答复
编稿时间:2021-10-28 14:15    来源: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张萍等委员:

您和18位委员在岳阳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47号《关于人工智能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1+X ”人才培养的提案+关于优化新型职业农民“1+X ”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基地的提案》提案,我局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基础。新型职业农民是广大农民中的优秀代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高效实施,在中央、省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我市主动作为,充分高效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健全培育体系和师资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本情况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来,全市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934人,重点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创新创业青年、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以及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共开展水稻种植、特色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综合种养、电子商务等各类培训班400余个。

二、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工作情况

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紧扣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总目标,以全力提升农民素质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强协同配合、整合培育资源、扎实有序推进、严格监督管理。

(一)统筹各类资源,完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统筹安排下,由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和市场力量等共同组成,汇聚各方优势,保障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是建立培训机制。以培训机构的资格、资质、条件、培训能力和跟踪服务能力为依据,统筹利用好农广校、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健全完善“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建设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等教育培训场所,为职业农民提供各类便捷服务,分产业链形式建设一批示范性综合培育基地、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屈原管理区建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心,累计培育了11437名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2019年10月23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省委副书记乌兰到屈原调研,充分肯定了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心的做法以及在乡村振兴研究方面的有益探索。2020年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提出的“双百计划”中,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绩效考评制度、培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学员考勤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在培训组织、培训条件、日常管理、经费使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确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湘阴县制定了《湘阴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从培育对象的选定、培育机制、认定标准及程序、新型职业农民待遇及新型职业农民的管理五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善师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培育师资库,聘请国家省市级专家及研究员、职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授、教学生产结合紧密的专业老师;高起点选择、高标准配备长期服务在生产一线农业专家、农业领军人才和乡土专家作兼职教师,截止到2020年底,累计入库师资624人。湘阴县制定了《湘阴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教师管理试行办法》,分总则、师资选拔、工作职责、行为规范、管理与考核等五章、11条、26小项进行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完善培训环节,确保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

坚持以培育对象为中心,遵循农民需求和客观规律,抓实落实关键关节,全面提升培育质量效能。

一是开展需求调研。为了提升培训的精准性,在每年培训工作开展前,各县市区都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农业发展要求,认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摸清需求专业、需求规模,再根据调研结果,分专业、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选准培训对象、组建班级,有地放失地开展培训。

二是精选培训对象。遴选适合的培训对象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的基础。我们以县为单元,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摸清县域内有意愿且迫切需要参加培训的农民底数及需求,优先选择种养规模大、学习意愿强、文化程度高、年轻力壮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作为培育对象。组织培训对象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注册,已入库35542人。

三是优化课程设置。从提升学员农业发展理念、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出发,精心组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编排课程。按照农民参训需求和学习特点,强化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重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攻关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农信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营销以及农民创业创新培训等内容。现场教学要求所有培训班组织学员到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实操演练、观摩交流,在实战环境中提升能力水平,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20年,结合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所有的培训班教学及实训内容增加了电商、农业机械化课程。华容县所有的培训班均开设了“互联网+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农业的课程,所有培训课程实行全程录像,全部上传到湘农科教云APP上,确保了培训质量。

四是创新培训方式。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取得最大培训质效。坚持分类分层分模块按周期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根据培训规范规定的各类培训时长要求,结合我市大力发展农业七大百亿产业,着力建设大美湖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实际,综合考虑产业周期和农民学习特点,合理确定培育分时段和实训服务相结合的。注重加大应用型、实操型农业农村人才的培育力度,挖掘提升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存量资源,面向优质稻、绿色蔬菜、规模畜禽、健康水产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着力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和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面向名特优新产品生产、种苗生产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着力培育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行菜单式、启发式和案例式培训,广泛开展互动式、参与式培训和实习实训,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2020年,我市培训统防统治植保无人机飞手100人、农机作业操作手50人、新农商带头人100人、“直播带货主播”农民500人。

(三)加大工作监管,确保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规范

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重点做好教学计划制定、培训过程监管、培训后续工作落实等方面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开班审核。要求各县市区在正式开班前严格审核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方案、实习实训方案、跟踪服务协议等规范性培训文件,报市农业农村局审定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报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备案。对培训方案等培训文件不符合要求,把关不严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到位后才可开班。

二是严格日常监管。完善落实“培训班六项制度”,定期督导培训进度,随机抽查培训执行情况,对不符合要求、质量把控不严等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意见,确保培训中各项要求、各项环节到位。不让培训流于形势,促使培训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增强培训效果。依托农民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和湘农科教云APP平台,对培训班进行严格的过程监管工作,通过汇报坐谈、查阅资料、日常监管、网络系统、电话抽查等形式对培训机构和基地进行绩效考核,做到全程跟踪管理,确保了培训质量。

三是严格绩效考核。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推进并抓实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工程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农民教育培训考核及下一年度任务分配挂钩,以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依据《湖南省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政府及部门相关考核指标要求,对工程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督导考核,组织验收,确保培训效果。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湘农科教云”平台,面向所有学员,对培训教师、培训基础、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评价,实现培训班次和学员信息100%,评价满意率不低于85%,确保培训过程全程可追溯。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以来,我市的培训评价满意率都在95%以上。

(四)加强政策保障,优化高素质农民产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统筹整合,在农业补贴、金融信贷、技术支持等方面,为农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一是增加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都加大了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县级财政部门安排了394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项工作经费。2020年,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补贴支出762.8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44.9万元);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支出3466.2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1000.8万元)。

二是落实惠农补贴。为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涉农补贴资金规范管理,我市财政、农业、减负部门,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四个方面严格监管。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在遵循补贴政策不变、资金分配权限不变和部门职责不变的前提下,规范资金发放流程,由代发金融机构统一将惠农补贴和补助资金拨入“一卡通”存折,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安全快捷、高效便民。据统计,我市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58亿元,适度规模经营资金5578.46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4亿元。

三是加大扶持措施。持续跟踪农民训后产业发展,开展政策宣讲、项目推介等延伸服务,对接金融信贷等扶持措施,加大产业支持力度。2020年,组织湖南天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山润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申报“百企”扶持项目、千亿产业行业标杆龙头企业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奖励和市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帮扶项目。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建设银行岳阳市分行签署《服务“三农”战略合作协议》,建行岳阳市分行每年将提供不低于30亿元的融资额度,在打造优势特色百亿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领域定向支持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汨罗市先后出台了水稻、油菜、牲猪、农机等政策性补助资金重点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的具体规定,新增80%以上粮食补贴向种粮大户倾斜,加大大户奖励力度,实行全市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双覆盖;协调银信部门及时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多户联保、小额贷款新产品;积极协调国土、工商等部门,对新型职业农民仓储等农业用地、新型经营主体办理手续从快从简,进一步优化其发展环境;优先承担各种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对有能力的农业企业,在资金、信贷、技术、项目、品牌认证等方面给予大力政策扶持。

四是提供技术指导。对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跟踪服务,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持、理念教育,增强培育的实效性。我市成立了9个科技专家服务团,共招募省市县各级专家324人,每个科技专家服务团人数都在20人以上,为全市249个农业合作社、企业、乡镇和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开展“百名农技人员帮扶百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年行动,组织市县乡三级100名农技人员结合自身专业和业务工作对接100户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发挥推广体系农技人员的作用,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五)创新平台载体,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作用

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不断创新平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优势,促进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农民全面发展。

一是丰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平台载体。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示范带动作用,我市立足实际,围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加速推进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培植农村创新创业主体。目前,我市现有平江县欢乐果世界等农业创新孵化基地3个,岳阳市新泰和集团君山区万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等农业创新创业园区13个。2020年,在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共青团岳阳市委员会共同支持下,由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管,全市30名涉农领域龙头企业、创新创业精英众筹创建,成立了专注于农业农村领域的公益性综合服务平台岳阳市农业农村青年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为职责,践行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让创业难度最小、风险最低、机会最多”的宗旨,最大程度激发“双创”活力。岳阳县被推介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董敏芳被推介第四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二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宣介力度。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开展了全国十佳农民、全省十佳农民、全国百名优秀学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等项目评选活动,评选推介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屈原管理区农民阳岳球201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杨莉201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临湘市聂市镇农民张兵驹被评为2018年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度全省十佳农民,岳阳县筻口镇农民董敏芳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2020年度全省十佳农民。2016年以来,共评选了全市78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反响良好。

三、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取得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我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经初具规模,素质能力明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先行者,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骨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

(一)提升了农民总体素质。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参训学员的科技文化意识,实用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促使农民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还在生产中活学活用,突破生产中的技术瓶颈。

(二)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培训的带头人均为农业一线从业人员,实践经验足、理论知识弱,通过系列专题培训后,可带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3.5亿元、增加值483.3亿元,同比均增长4%;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可达2225亿元,同比增长8.2%。通过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带动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产量262.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200亿元。通过举办黄茶营销培训班和黄茶技术培训班,提升黄茶加工品质和营销水平,茶叶产量1.7万吨(其中黄茶产量8670吨),以岳阳黄茶为核心的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约90亿元。

(三)壮大了农业经营主体队伍。通过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一批务农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获得提升,有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累计发展合作社8446家,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社48家、省级示范社74家、省百强社20家、省级产业扶贫合作社24家、市十佳农民合作社10家、市级示范社110家。已认定家庭农场9165家、新增4820家,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2家、市级280家。发展30亩以上种粮大户26843户,其中1000亩以上种粮大户167户;30-1000亩的种粮大户26676户。

(四)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全程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遏制了土地抛荒。2020年,全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967家、同比增长11%,服务小农户的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 22%,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729.45万亩、同比增长14%,华容县、岳阳县入选全省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单位,分别获批资金800万元。岳阳县丰瑞农机合作社和临湘市兆丰农机合作社获评“湖南省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分别获批扶持资金100万元。

(五)加速了农业新技术应用。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农业科技人员服务现代农业项目等项目的融合,一大批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新品种得到推广,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得到大大提高。

虽然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来看,还存在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培训体系和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和不足。后段,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不断加强培训机构、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全“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二是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土地流转、产业扶持、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等政策措施,加强扶持力度。三是鼓励和支持涉农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特色培训项目,紧密结合我市乡村振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感谢您和18位委员对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8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