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1.发展农业数字经济
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智能农机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农机产业全面深度融合,正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必然趋势,2021年以来,岳阳市积极推动智慧农机建设。
一是加强宣传学习。在农机化工作会、农业农村系统局长会等多个会议上普及智慧农机的概念,强化责任意识。4次跟中联重科等农机企业对接沟通,了解最新智慧农机资讯。在赴浙江省考察星光农机公司的智慧水稻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建设期间,学习了智慧农机建设的宝贵经验。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市政府印发《岳阳市打造大美湖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全市推进建设一批智慧农机示范基地、高标准设施农业和自动化农产品加工等示范基地。下发《岳阳市2021年粮食生产考核奖励实施办法》(岳农粮函〔2021〕1号),对使用无人植保机和北斗终端等智慧农机设备的经营主体,给予适当的奖励。三是加快应用步伐。鼓励扶持湖南农舟等农机制造龙头企业,加强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提升产品质量和智能化程度。大力推广无人植保机,使其保有量突破1006台,同时注意搭建飞防大数据平台,稳步实现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加大智能云监控、智能喷灌、农用北斗监测系统等智慧农机设备的安装力度,提升农业大数据分析能力。四是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申报。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度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鼓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积极申报,通过举办培训会,开展现场演示活动等方式,掀起创建热潮。委派技术专家开展多轮现场指导,制定专项方案攻克薄弱环节,最后成功推荐岳阳县作为我市重点创建对象。
2022年农技科技助力春耕生产阶段性工作成果:
一是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建设。依托农舟农机公司等农机制造企业,加快先进适用、智能智慧农机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大力推广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粮食烘干机等重点机具,今年以来,全市共购置高速插秧机135台,有序抛秧机64台,有效补足了机插机抛短板,助推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4%。二是大力提升育秧能力。为保障水稻秧苗正常供应,顺利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我市大力建设标准钢架育秧大棚。截至目前,新(改)建工厂化育秧钢架大棚35个,总面积28.6万平,新增育秧能力10万亩以上,实现高质量培育、季节性均衡供应,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快智慧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按照北斗数据发放农机作业补贴,倒逼农用北斗监测系统安装提速。大力推广农用无人机,使其保有量突破1050台,全年植保飞防面积超过350万亩次。积极探索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市6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安装智慧农机监测平台,实现远程网络监测及操作,持续推动农机作业服务提质增效。四是加快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用好用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支持标准钢架育秧大棚、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的推广,鼓励各地对机插机抛实施作业补贴,加快补齐机插、机抛、烘干短板,推动全市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提升4%以上。培育一批先进农机制造企业,研发一批能够满足南方丘陵山区作业需求的先进适用农机具,着力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强化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种植大户、农庭农场和农机合作社等主体的扶持力度,将积极使用推广先进智能、绿色高效机具的主体列入重点支持对象,提升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能力。加快布局北斗监控系统、无人驾驶设备等智慧智能农机,建设智慧农机设施栽培示范基地,推进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耕道建设。
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经历20多年的持续创新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村电子商务国,近年来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村电商凭借线上化、非接触、供需快速匹配、产销高效衔接等优势,在稳产保供、复工复产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凸显。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电商在脱贫县持续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农村电商成为活跃城乡市场的重要渠道。2021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7520.5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13.8%,比上年增长了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通过电商更加注重个性化、品牌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城镇居民通过电商选择全国各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减少交易环节,同时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方便快捷。2020年,我国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均高于电商物流指数。农村电商促进了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开辟出了一条方便、快捷,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重要渠道。岳阳现有已注册电商平台18家,今年年初岳农集团组织搭建“岳阳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旨在联合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粮食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等多部门和单位建设完善一个市级范围内首家致力于服务“三农”领域的线上线下综合平台。平台能为农民用户提供政策引导、市场信息,运营农产品商城,建设智慧乡村,开发线上金融服务,同时支撑线下服务实际落地,帮扶产业,提供农资农技下乡,指导三农培训,策划农产品展示展销。该平台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还在不断完善各服务板块与功能。
岳农集团“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是学习顺应“互联网+”农业的趋势,为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的推手。“互联网+”农业平台项目应形成闭环体系,由政府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网络,包括农产品溯源系统、冷链物流、电商服务站点,以及农产品上行的物流通道。
3.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兴起,电子商务是目前互联网融入“三农”中最活跃的领域。农业农村电商从流向上分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结合新冠疫情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020年、2021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开设了新农商带头人(含益农社信息员)培训班,共计培训850人。君山区新农商带头人(“直播销售员”)培训班85%以上的学员顺利自主创业和就业,15%左右的学员与企业签约成为带货主播。学员在学习期间还帮助该区线上销售许市镇柿树岭村甜橙、柳林洲街道望城居委会桔子、钱粮湖镇六门闸风干鱼等地方特产,合计销售额达30多万元。汨罗市“以手机助力农产品”为主题,增加手机直播培训、短视频营销、手机安全使用等内容,推进手机应用与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生活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近两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教学及实训内容要求增加电商课程。在2021年培训中,湘阴县为满足电商教学的需要,各培训机构与湖南你好老湘新媒体有限公司共同协作,在后段的跟踪服务中,指导学员进行直播实训。
4.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享受改革红利,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已愈来愈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随着国民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游客消费观念相较以往已发生较大转变,从单纯满足于传统的乡村旅游观光转变到康养、休闲、文化、科普的深层次精神体验层面。以“互联网+旅游+科普”的形式推动智慧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结合科普内容、区域文化补充乡村休闲游带给游客的精神供给,达到游有所乐、游有所得、游有所想的体验。截止2021年底,我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717家,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左右,同比2021年增长3.9%;经营收入29.37亿左右,全市星级以上休闲农庄80家,其中省五星级休闲农庄34家,省四星级休闲农庄32家,省三星级休闲农庄14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全市休闲农业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推进“互联网+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还不够成熟,现在还处于试验起步阶段,农户接受度不高。二是专业人才少,普遍缺技术,缺管理经验,制约了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三是投入太大,成本过高,又没有专项扶持资金,农民积极性不高。四是县市区的电商平台资源没有得到最大效益的整合,“各自为政”,入口数据没有统一,本地化运营缺少专业团队和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强培训,提升认识。利用“岳阳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等渠道为广大农户提供农技培训、互联网专题讲座、信息技术基础科普等支持。
2、组建专班,做好规划。由岳农集团运营,市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各职能部门指导,组建专班,在县市区设里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分中心,重点服务“三农”创业培训。
3、制订政策,营造环境。一是对各地部门和企业设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给予补贴,包括终端(农户使用的手机)补贴和平台管理维护补贴。二是对办得好的电商企业进行以奖代补。不论是自建网站或依托别的电商平台销售本地农产品的,根据年销量和增长速度给予奖励,鼓励将本地农产品通过本地线上平台和线下展销等销售方式相结合直通全国各地。三是对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检测追溯系统且有效运作的企业给予重奖,以促进生态环保型农业企业成长。四是对投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设施农业的企业给予土地、水利、电、路等项目资金支持和其他财税扶助,以支持其做大做强发挥引领作用。
4、招商引“智”,培育人才。信息产业不但是个新兴朝阳产业,而且将是个庞大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这个产业技术性、专业性强,知识更新、设备更新快,对企业素质和人才素质要求高。因此要有超前意识、高端眼光,敢于下大力气、大代价引进国内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人才来岳阳领跑。当前急需的,一是引进大数据企业,打造岳阳农业大数据平台,这是农业信息化基础工程。二是引进高水平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整合各地功能不全的此类平台,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引进覆盖面广知名度高的电商平台,有效网销本地农产品。四是引进更多更大的工商资本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种养业、加工业、专业服务业,创建信息农业产业园,提升农业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水平。
5、建设基地,培育品牌。“互联网+农业”的兴起,为农产品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一段时期内它不会完全取代,但却会极大冲击传统市场,销量会快速增长。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可追溯,可退货,可索赔,且产品正负面信息都传播极快。所以,网上市场的竞争,是真正的产品质量、品牌之争,企业信誉、知名度之争,网站人气之争。它有效地倒逼生产经营者重视标准化生产、重视产品的安全优质,为破解传统农业、传统市场难以解决的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管控问题创造了条件。
感谢您对我市“互联网+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20日
承办负责人:徐福保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吴悠 0730-868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