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披露问题
《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2020年6月起,岳阳县、君山区人民政府分别印发通告,明确划定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为禁止垂钓区域。2023年5月现场调查发现,大量钓鱼人员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违规使用活体饵料钓鱼。钓鱼人员一般由2至3人专业团伙组成,两个小时可以钓到400多斤渔获,价值上万元。调查还发现,一些“三无”船只长期运送垂钓人员到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违规钓鱼。仅2023年4月10日至5月10日,七里山水文站、北门渡口战备码头、鹿角码头附近有“三无”船只多次载客进入扁山、煤炭湾、君山岛等水域进行垂钓。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地渔政部门工作人员执法不严,甚至向违规钓鱼人员通风报信,一些钓鱼人员的钓具被没收后还可通过中间人到渔政部门取回。调取监控录像还发现,岳阳市个别公职人员也进入自然保护区违规垂钓。
二、整改目标
常态化打击自然保护区内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行为,规范垂钓和船舶管理,监管经营行为,巩固禁捕退捕成果。
三、整改措施完成情况
警示片披露问题涉及岳阳县、岳阳楼区,两地坚持问题导向,迅速立行立改。岳阳县迅速成立由渔政、公安等部门35人组建的东洞庭湖渔政执法联合工作专班,组建160人的巡查值守队伍,常态开展执法巡查;实施物理阻断,在重点地段开挖隔离沟切断入湖通道,严管船只从事涉钓行为;严办违规捕鱼,共办理渔业案件220起,行政处罚267人。岳阳楼区对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开展专项联合整治行动,配合市级水上交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9320人次,劝导、驱离违规垂钓人员18000余人,销毁鱼竿928根,办结简易程序116起,办结一般程序涉渔案件6起。目前,整改已完成,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有效推进“行刑衔接”和司法协作,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海事)等部门积极组织,常态化开展联合行动,形成执法合力;同时,有禁捕任务的县市区一一对应签署联合执法合作协议,共同抓好“十年禁渔”相关工作。我市与湖北省荆州市签署了《长江禁捕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确定了联合执法“谁发现、谁查处”的基本原则,建立了联合执法工作体系,消除了跨界水域执法盲区。
(二)强化渔政监管执法。市禁捕退捕办制定了《岳阳市2024年度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工作方案》、《长江经济带生态警示片披露岳阳市十年禁渔问题整改行动方案》,要求各相关县市区举一反三,自查自纠,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高标准、严要求抓好禁捕执法监管各项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强化禁捕水域执法监管,公安、农业农村部门高频次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电、毒、炸、网捕等各类违法捕捞行为,严肃查处“泥鳅党”、锚鱼、爆炸钩、海竿阵列等违规垂钓行为,以点带面、疏堵结合,持续规范禁捕水域违规垂钓行为。今年以来,全市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75(艘),清理违规网具数量3168(张顶),收缴违规钓具数量6319(套),农业农村部门查办行政处罚案件478起,公安部门查办刑事处罚案件154起。检查农(贸)批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市场主体共计7657家次,监测电商平台49个,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采购经营无合法来源水产品案件10件。
(三)规范船舶管理。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规范船舶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行为。2024年全市交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900人次、执法艇600余次、执法车辆230台次,开展水域巡查执法150次,全市摸排整理疑似三无船舶225艘,成功拆解小型“三无船舶”14艘。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开展岳阳市农业执法队伍及协巡、辅助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整顿年活动的通知》,聚焦执法行为不规范、有案不立有案不查、行政处罚文书制作不规范、罚没款收缴不规范、以罚代刑该移不移、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罚没品管理不严格、渔获物处置不规范、内外勾结监守自盗、办人情案十个重点,通过廉政会、培训班、观看警示片、签订承诺书等方式,组织开展队伍作风建设整顿行动。已约谈渔政执法人员74人次,纪律处分渔政执法人员2人,开除、劝退巡护人员(护渔员)3人。
(五)严肃追责问责。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由市纪委监委牵头,相关县市区纪委监委配合,按照王双全“从严处理到位,不能轻了”和谢卫江“以儆效尤”的批示要求,迅速启动调查,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共处理处分29人,其中立案17人、组织处理11人、刑事拘留1人。
四、整改效果
整改效果已经省级现场核查验收组核查,一致认为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具备销号条件。
五、公示期限
10天。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以提出书面意见。单位意见须加盖公章,个人意见须署真实姓名并留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30-8687825;联系地址:岳阳市农业农村局409室(岳阳市琵琶王路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