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及各县市区根据3月上中旬冬后病虫基数调查情况以及作物布局、气象条件和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为偏重发生。
一、水稻病虫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水稻773万亩,其中早稻352万亩、中稻和一季稻41万亩、晚稻380万亩,总面积较上年增加20万亩。预测:水稻病虫偏重发生,部分次要病虫发生程度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二化螟、大螟、稻象甲、稻蓟马、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水象甲、稻蝗、叶鞘腐败病、稻曲病、水稻霜霉病偏轻发生;三化螟轻发生。
(一)虫害
稻飞虱: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其中一代轻发生、二代偏重发生、三代偏重发生、四代大发生、五代大发生。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50万亩次,其中一代轻发生、二代偏轻发生、三代偏重发生、四代偏重发生、五代中等发生。
二化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次。
大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次,加重趋势明显。
稻蓟马: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次。主要发生在中、晚稻秧田及早插晚稻田。
稻象甲: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5万亩次。
稻水象甲:偏轻发生,疫区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6.59万亩次。
稻蝗: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
(二)病害
纹枯病: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60万亩。
稻瘟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2万亩次。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发生重。
细菌性条斑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
稻曲病:偏轻发生,预计中晚稻发生面积65万亩次。中、晚稻破口抽穗期若遇阴雨将大流行。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5万亩次。若早迁白背飞虱带毒率高,将极有可能造成大流行。
其它病虫害:叶鞘腐败病、水稻霜霉病偏轻发生,粘虫局部有可能偏重发生。
(三)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二化螟:全市冬后基数亩平4594.22头,较上年减少2139.45头,但是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华容最高,权平9604头,平江最低,为1477头;同一区域不同丘块差异极大,高的丘块达上万头,有的丘块为0头;各类型田中以绿肥田基数最高,亩平为6477.8头,其中华容权平亩活虫头数为11280头;全市权平死亡率为7.57%,略高于去年。大螟:全市冬后基数亩平活虫443.5头,较去年减少244.5头,但是不同区域差异极大,大部分地区亩平虫量较去年有所增加,而局部地区较去年大幅降低,湘阴权平亩活虫3011头,屈原仅60头;据调查今年发育进度明显高于去年以及常年同期,大部分地区大螟已化蛹,部分地区化蛹率达40%以上;预计今年大部分地区发生较去年重,整体发生期较去年早。三化螟:虽有零星发生,但基本剥查不到虫蛹,预计今年危害程度较轻。纹枯病:连年大发生,菌源丰富,菌核量权平每亩15.1万粒,比上年增加1.2万粒,菌核基数高,预计今年大发生。稻瘟病:菌源分布面广,稻草带菌率0.07%,带菌率较去年低,但是由于早稻常规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感病风险大。稻曲病去年部分地区发生较重,菌源基数较高,若遇不利气候,可能发生较重。
2.栽培条件:由于机收比例增加,特别是早稻机收,大部分实行稻草还田,因此早稻发生稻瘟病田块,晚稻可能继续发生。机收面积大,禾蔸高,增加了菌核的残留量,同时也有利于螟虫越冬和转移危害;二化螟冬后调查,部分插花中稻区基数较高,但纯双季稻区基数较低,随着早稻面积增加,翻耕提前,能顺利化蛹、羽化的有效基数会一定程度下降。中稻和一季稻减少,但仍存在混栽现象,加之播期不一,害虫有充足的食源;优质稻、超级稻面积增加大,易感品种多,有利于病虫害的混发。
3.人为因素:防治水平不一,防治药剂不规范,导致病虫害发生不均,局部发生严重,有利于病虫源累加,加重危害。但今年早稻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育秧,统一消毒浸种催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推广实施中、晚稻育秧拌种剂或种衣剂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4.气候因素:去冬降雨量较常年增加,但是零下气温低温出现极少,对螟虫越冬影响程度有限,今春气温回升快,且元月降水少,二、三月降水多,有利于螟虫的化蛹、羽化,因此发育进度较往年快,发生期偏早。去年两迁害虫越冬区气温偏高,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越冬,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份强对流天气多,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预计今年迁入期较往年早。
二、棉花病虫
全市计划种植棉花68万亩。预测:棉花病虫中等发生,虫害重于病害。其中:棉叶螨、棉盲蝽偏重发生;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蚜、棉枯萎病、棉黄萎病、苗病中等发生;烟粉虱、棉红铃虫、铃病偏轻发生。
(一)发生情况
棉盲蝽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二代2级,三代3级;四代4级;五代3级。
棉叶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甜菜夜蛾: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
棉铃虫: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10万亩次。二代2级;三代3级;四代3级;五代3级。
棉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次。预计苗蚜2级,伏蚜3级。
红铃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次。
棉花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
棉花黄萎病: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
烟粉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五月中下旬开始,烟粉虱开始从蔬菜大棚向四周棉田扩散蔓延。
苗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铃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越冬基数:棉铃虫:权平亩有活蛹1.7只,比去年少0.1只。棉叶螨:平均有螨株率6.51%,比去年高0.19个百分点,百株螨量为46.73,比去年高1.88头。棉蚜:平均百株蚜量83.75头,比去年多16.9头,有蚜株率为9%,比去年高3.35个百分点。棉红铃虫:查棉杆枯铃,百铃活虫数为2.3头,比去年多0.275头,落地枯铃亩活虫数为15.1头,比去年多0.6头。烟粉虱:华容3月15日查越冬大棚蔬菜苗床,每平方米有烟粉虱若虫、成虫0.03头,每叶卵量0.02粒。
2.栽培条件:冬季油菜、芥菜等板田移栽面积大,翻耕面积小,冬小麦面积有所增长,有利于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越冬。大棚地膜覆盖面积大,为棉铃虫、红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红蜘蛛、棉蚜、烟粉虱早春繁殖提供了理想场所。
3.气象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气温偏高,降水量较去年偏少,不利于苗床病害发生,苗病发生较去年轻;汛期(5-9月)总降水量偏少1-2成。雨水相对集中在6月上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为枯、黄萎病发生流行期,发生较重,有利于枯、黄萎病的传播,比去年高;八月雨水相对集中,不利于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红蜘蛛、烟粉虱等的发生危害,九月棉花开始早衰,大部分害虫开始转移。
三、蔬菜病虫:
全市计划种植蔬菜161万亩,与去年持平。预计病虫为中等发生,虫害重于病害。其中: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豇荚螟、豆野螟、菜蚜、烟青虫、十字花科霜霉病、瓜类枯萎病、茄科作物青枯病、猝倒病中等发生;烟粉虱、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灰霉病、白菜软腐病、辣椒炭疽病、作物疫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偏轻发生。
四、其它
玉米病虫:全市计划种植玉米57.9万亩,预测:玉米病虫中等发生。其中:玉米螟、纹枯病、蚜虫中等发生,玉米大、小斑病偏轻发生,玉米螟发生面积15万亩次,蚜虫发生面积12万亩次。我地玉米以春玉米为主,玉米螟后期食源缺乏,越冬基数少。
油菜病虫:中等发生,全市种植油菜210万亩。预测:全年油菜病虫为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70万亩次,油菜霜霉病100万亩次,油菜蚜虫70万亩次。
柑桔病虫:全市柑桔种植面积17万亩,预测:柑桔病虫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45万亩次。其中:锈壁虱等中等发生其他病虫偏轻发生。
农田杂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
农田鼠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近两年由于洞庭水位低,东方田鼠很少到农区为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