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沉下身去转作风 静下心来干事业
编稿时间:2013-06-28 08:38    来源: 市农办    字体:
 

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率先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体到我们农口系统的党员干部,转作风该如何进行,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

一、要有精神

毛主席曾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精神是追求,是动力,是支柱,也是视野和眼光。我们转作风干事业首要的就是要有精神。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满怀激情。我记得前几年有部电视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许多人被深深吸引,讲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况,那个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人们都对事业充满激情。反观我们现在,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基本上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有的同志却激情消退,暮气沉沉。我们的激情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追求,来自于责任。在芸芸众生中,我们能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离不开组织的培养、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农民需要我们服务。因此我们要激情想农事、为农言、干农活,如果产生了惰性、产生了岗位疲劳,没有了激情,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二是勇于担当。有句老话叫“为官避事平生耻”,敢不敢担当是衡量为官从政的一个重要准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担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一种担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一种担当。我们农口系统是全市农民的靠山,是农村发展的指路人,我们不为农民说话,谁为农民说话?我们不为农村谋出路,谁为农民谋出路?在“三农”发展方面,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勇于担当。当前农村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农民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现在农业农村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摒弃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在大是大非的局面前,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上,要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勇担重担,为民解忧。

三是脚踏实地。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如果热衷于唱高调、喊口号、搞大场面、造大声势,浮躁之气、浮夸之风屡禁不止,百姓当面不说背后说。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抓农村工作,抓的都是田间地头的繁琐细事,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以做好每一件事的绩效来积累人缘、积累威信,才能赢得百姓的尊重、干部的信任。

二、要讲感情

感情决定态度,感情支配行动,感情影响作风。我们改进作风,就要把自己的感情调动起来。

一是对党要有感情。不管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共产党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作为代价铸成的家。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下,有些党员干部可能觉得喊“共产主义”喊得少了,离“共产党”也离得远了,对党的感情逐渐弱化,其结果就是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走上了不归之路,这样的教训太多了。我们每个党员都受过党组织的培养,在举起手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忠诚于党,无愧于党,献身于党,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要倾注自己的深情。

二是对群众要有感情。我认为我们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首先应该终生铭记三句话: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中国共产党能有今天,归根到底,最大功臣是人民群众。但现在社会上为什么出现了近乎“官民对立”的水火之势呢?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是不是我们已经脱离了群众?是不是我们已经忘记了群众?著名诗人臧克家也有句很有名的诗:“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我们党现在提出转作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坚守党的生命线,把失去的民心再找回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所以我们要对群众有感情。

三是对工作要有感情。有人把工作态度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把工作当副业,岗位就像笼子,副业等于“苦业”;第二境界是把工作当职业,职业即是饭碗,因为有丢饭碗之忧,所以这类人还算敬业;第三境界是把工作当事业,工作与快乐合二为一,生命与工作不可分离。我们拿着国家给的俸禄,每月工资风雨无阻到账,“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工作起来“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慵、懒、散”都是对不起自己的这个饭碗。只有带着感情工作,把工作作为自己终身为之奋斗努力的事业,才不会因辛苦而抱怨,不会因困难而退缩。

三、要守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说:“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就自然不舒服了。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所以,立规矩、守规矩,是改进作风的必要,我认为守规矩应该做到三点:

一是守法。法律是最基本的“底线”、是“红线”、是“高压线”,有句话说得好,“做人以德为本,做事以民为先,做官以法为上”。我们要尊崇法律,敬畏法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论你官多大,都不在法外。在权、钱、色利益诱惑面前,我们更应该牢记法律之剑,法不容情。我们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是否会违反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不愈法规半步。

二是守纪。毛主席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我们要严守党的纪律,要明辨大是大非,重大原则性问题绝不含糊。现在我们社会上言论更加开放,各种思想意见交杂,越是在这样复杂的时候,我们就越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顾大局,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省里“八条禁令”,不踩红线,不闯禁区。

三是守德。《左传》有言:“德,国家之基也。”我们是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品行本应是群众的楷模和标杆,但是不少人却跌倒在这道关卡上。去年我看到一条新闻,在近些年落马的贪官中,95%都有情妇,有的还不止一个,这也是我们作风建设上最大的道德缺口。古人说:“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就是说,为官者如果不讲道德,就没有资格领导群众。我们如果遵守社会道德约束,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尤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亲人而人自亲之”。

四、要拘小节

在作风问题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是块遮羞布,“小节”往往见品行,见方向,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更加注重小事,多“拘小节”。

一是管住嘴。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作风正不正,首先看嘴巴紧不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的人认为吃点什么,只要不拿就行,要懂得享受生活。所以“吃高档茶、喝高档酒、抽高档烟”,有的认为现在人际交往兴吃喝,不吃不喝就是不入流,不给面子。由于嘴巴失节,我们用在吃喝上的公款消费数额就非常吓人。最近网上多次报道因款吃喝免职干部的事件。江苏泰州官员公款吃喝被群众抓现行跪桌求饶,海南省琼中县财政局长公款宴请1.5万元被免职,广西桂林龙胜县工作交接时公款吃喝也被炒得沸沸扬扬。因此,我们一定要管住嘴,吃“放心菜”,做“明白官”。

二是管住脚。最近大家都知道一条大新闻,上海“法官夜总会集体嫖妓”,事情处理非常迅速,涉事的四个人,三人双开一人撤职。这个事情曝光,固然是因为举报者有心跟踪,但是如果这些人管住好自己双脚,不去不该去的地方,别人即使有心,也抓不到你的小辫子。我们要明白,有些地方,群众能去,但我们党员干部却要自觉避开,比如说夜总会,比如说歌舞厅。

三是管住手。陈毅曾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拘小节”我们还要保住双手的节操,不属于自己的坚决不拿不接。还要慎重注意双手所牵之人,包括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我们常认为自己做好工作就可以了,将这一点当小事忽略掉了。有的党员干部本来在大是大非面前,意志是非常坚定的,能经得起生死考验的,但是双手没有牵住亲人、牵对朋友,架不住“枕边风”,抛不开面子,只好一同上了“贼船”,就像薄熙来一样,最终身败名裂,免不了牢狱之灾。

五、要办实事

毛主席说“一切空谈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我们转作风最后的落脚点也就在“为民办实事”上。

一是办顺民心解民忧的实事。“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是我们比较文雅的说法,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我们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是要听百姓疾苦,知百姓冷暖。平江县的黄金洞乡,由于高山、水库阻隔,最远的孩子上学有50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山路、坐摩托、坐船、坐汽车,由于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学校实行的是上10天课休3天假的特殊制度。农村还有许多穷苦落后的地方,我们要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尽可能地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解决好、落实好。

二是办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广东有个潮州市,在潮州无人不知韩愈,潮州的江山都姓了韩,有韩江、韩山、韩堤、韩文公祠、景韩亭等等,为什么潮州人这样缅怀韩愈?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韩愈被贬至潮州为官时已50高龄,且前后不过8个月时间之长,为什么他会赢得如此多的百姓之心?原因就在于韩愈在这段时间内,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斩除鳄鱼,让韩江重获生机,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因此被当地百姓歌颂,成为我们后世为官之榜样。我们现在工作重心在慰问,其实最大的维稳就是“稳人心”,政通才能人和,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心里热乎乎的,比什么手段都要强。

三是办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自古之道,一个不想出政绩的官员很可能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甘于平庸的官员。但是不可讳言,在我们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已经扭曲,只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发展,什么容易出成绩就干什么,什么见效快就抓什么,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只求得任期内提拔升官,留给继任者和老百姓一个烂摊子。有一幅很有名的楹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真正的政绩应该是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的,应该多考虑“5年后政绩”、“10年后政绩”。“功成不必在我任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这种胸襟、理念同样应该成为我们改党风、改政风、改作风的积极回应。

最后,我再讲一个小故事,汪洋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时曾拿了两份名单给下属看,第一份名单上有傅以渐、王式丹、林召堂等名字,第二份名单上有洪秀全、顾炎武、蒲松龄等名字,那些下属大部分都只知道第二份名单上的人。其实第一份名单全是清朝的新科状元,第二份名单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这说明,我们一个人能否被后来人记住,不是看你做多大官,而是看你做多少事,做了什么事。我们在座的各位无论身处什么职位,在面对人民群众时我们都只有一个身份——共产党员,在面对工作时我们都只有一个标准——为人民服务,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这两点,从根本上改进作风,沉下身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做实事,在农村这片沃土上尽自己的一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